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,建成後的「北部都會區」,將以國際創科城為主題。翻查過往資料,特區政府去年發表的《「北部都會區」發展策略報告書》提出,「北部都會區」將提供65萬個工作崗位,當中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崗位,並且會大力發展創科產業用地,目標是將「北部都會區」建構成「香港矽谷」。加上香港擁有5所全球100強的大學,科研實力雄厚,在香港發展創科、發展科研似乎並非白日做夢。
有規劃,有遠景,有基礎,理應是人才濟濟的科研高地,卻出現「人才荒」的窘況。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,至2019年,創科業界僱員人數44 590人,佔全港總就業人口的比例為1.2%。「北部都會區」成為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」路上的絆腳石之一,是人才缺失,這一問題怎麼解決,將是這幾年的重要考題。
幾年前從內地來港的創科人才李菁認為,香港在研究人工智能方面十分出名,是一個良好的創科發展基地。(點新聞記者 蘇婷攝)
「為什麼選擇香港?因為香港於人工智方面在科研圈內開始得比較早,而且有非常好的高校資源,比較符合未來的發展。」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李菁這樣說。
從內地來港的李菁曾就讀北京大學的智能科學系,在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獲博士學位後,曾回到內地工作,在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(Tencent AI Lab)自然語言處理中心工作任高級研究員。她在內地科研圈聽聞香港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十分出名,當中香港高校的人工智能論文引用量更為全球第三,因此決定來香港發展,成為理工大學的一名助理教授,同時是電子計算學系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(DaSAIL)的成員。一邊授課,一邊進修,李菁成為香港的創科人才之一。
作為研究人員,李菁認為「北部都會區」是一個很好的創科發展基地,當中有兩個原因:第一,香港有優良高校資源,包括學術排名非常考前的學校;第二,這裏與深圳相連,有不少在創科上有優勢的龍頭企業,如騰訊、華為等,能為創科帶來前沿的技術應用場景。
李菁表示,如果將香港的研究成果與內地不同省份進行科研合作項目,聚集各地的創新資源,就能快速推進本港創科研發,提升競爭力,也能吸引更多不同地方的人才前來工作。
香港在科研學科上雖較有優勢,政府亦將大力推行「搶人才」措施,但能否解決人才短缺的情況仍是疑問。
政府數據顯示,過去6年經一般就業政策獲批來港的人數,「資訊科技」界別由2016年1682人申請,大跌至去年585人,跌幅達65%。去年經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創科人數,相比前年也大減近50%,可見近幾年的創科人才持下降趨勢,情況不容樂觀。「經香港教育系統每年培訓出來的創科專才基本有逾二千人,但我在求職網站查閱相關職位時,就發現有六千到八千個創科職位『等人空降』。」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陳迪源認為,本港創科界正在處於「人才荒」。
陳迪源表示,香港雖擁有良好能力基礎,但「人才荒」現象仍較難解決。(點新聞記者 任青攝)
陳迪源指,本港具良好科研能力基礎,包括科研成績、知識產權、對國際社會接軌的能力以及法例方面等,都具有一定競爭力。「我們在『亞太資訊及科技聯盟大獎(APICTA Awards)』裏,基本上每年都是拿最多獎的一個城市。」陳迪源認為,本港做科研應用沒問題,缺乏的是場景、企業和人才,「目前『北部都會區』正在規劃建設中,那我們應該要注重如何讓人才來港留港。」他表示,政府可從福利政策,例如人才培育、稅務,以及降低該地居住及生活成本等方面着墨,以吸引人才來港,並且選擇留下來。
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,「北部都會區」擁有邊境優勢,在多方面都可與內地產生協同效應。目前,香港與內地在粵港、港深合作架構下已成立專班,探討兩地在創科及現代產業發展的融合方案。
就創科基地而言,本港目前已有數碼港以及科學園兩個創科園區,北部都會區的創科城是否會「角色重疊」成為關注點。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指,三者之間的創科定位不同,「北部都會區」主要負責港深兩地科技研發以及合作。「科學園在是中文大學附近,數碼港在香港大學附近,兩者都比較貼近基礎研究方面。」黃錦輝認為,這三者之間存在着一個創科產業鏈,環環相扣。「我們首先就會在科學園做基礎研究,當這些科技或者技術準備推出去市場時,就會北上,在『北部都會區』那裏繼續發展,做應用研究科技轉移為重點的一些研發工作。」
黃錦輝指,政府應在發展新界北部時注重城市發展以及生活配套。(點新聞記者 蘇婷攝)
雖然三者角色不會重疊,但黃錦輝提醒到,政府要留意「北部都會區」中「新田科技城」這個名字的用意。「『城』是什麼?城市是不單只是硬邦邦去做開發、做研究,亦有一些人文活動在內,有些生活氣息。我認為香港政府也體會到了這件事,就不再叫做什麼『科技園』,而叫『新田科技城』。」他認為,政府在規劃中要關注、平衡地區居住質素問題,避免成為科學園的單調發展模式,唯有提供充分生活配套及設施,才能留下有心在此發展創科產業的人才,追逐香港創科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