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頁 組織一句囑託 老兵一生守護 微雨中的軍禮 九旬老人的少年感 天生倖存者 作為中國人應盡的義務 「葉」的事業 薪火相傳 繼往開來

不用子彈用「紙彈」 東縱老兵徐墀:在日軍眼皮下打文宣戰

日寇入侵、香港淪陷,品學兼優的他未能如願完成學業,被迫離開校園,轉而投身抗日,以「紙彈」,打贏了一場場輿論攻防戰。

解放後,他前往廣州,胼手胝足恢復團校,投身於宣傳教育工作。

耄耋之年,93歲的他老驥伏櫪,卻仍志在千里,「能盡多大力,便再做些工作」,建設國家、守護香港,這是他對堅守一生事業的承諾。

「紅星耀香江」系列第三集,讓我們聽聽東縱抗戰老兵徐墀的故事。

【採編手記:九旬老人的少年感】

「看看大家還有什麼要提問的。」徐墀雙手向前揮了兩下,又拂過自己的前額,腼腆地表示自己可能講得沒有很好。「滴。」攝影師適時按下暫停鍵,錄影計時器停在55:28。後期製作時重聽,徐墀整場敘述已然有完整的起承轉合,如果不考慮篇幅的限制,只需將錄音轉化為文字,「自述」稿便已完成了大半。

聽者表示驚歎的「哇」和講者終於放鬆的「吁」同一時間釋放出來,兩種情緒在密閉空間中匯合、交錯,最終融為一體。攝製組的幾位同事對視一眼,對眼前這位93歲的老人刮目相看。

事實上,和徐墀對話,大多數時候你會忘記他的年紀,而被一種撲面而來的少年感打動。採訪地點在油麻地的高齡教工會所,徐墀說「我自己搭巴士就來了」。閒談中我們得知,年初時他曾因跌傷入院,原因竟是「想要自己換燈泡」,他說「家人有擔心,但我覺得我都可以喇」。徐墀的表述帶著歲月的沉穩,而他的笑裏,總能捕捉一種與年紀不符的狡黠和稚氣。

聽徐墀講,他十四五歲時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英文學校,若非被戰火中斷學業,今日的徐墀可能是留英歸來的學者。昔日家國命運和一整個大時代裹挾着他走向另外一邊,才有了如今坐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老戰士徐墀。

這樣的「陰差陽錯」,有時會讓人感覺在大時代面前的渺小與無奈,而徐墀的存在,對這種無奈起到了極好的消解作用。我想,徐墀身上所飽有的少年感和對生活的熱情,或能成為當下的青少年們的不竭力量源泉。